产品描述
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高产优质苜蓿为奶牛等家畜饲养获取效益奠定了基础。枝繁叶茂、稠密的植株是苜蓿高产的关键,这就需要正确的播种方式、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苗床及环境条件。决定是否能获得高密度、繁茂植株的关键因素在于:合适的土壤pH和肥力、种床准备良好、调整轮作顺序避免前茬农药残留影响、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播种机能精确调整播量和播深、能控制杂草和害虫的危害。
播种前准备
1 .地块选择
具有发育深根系的潜能,最适合在土层深厚的地块种植,那样根系可在大范围的土壊中获取水分和养分。在土壊没有限制层的情况下,百着根系可深入到地下4-5米, 因此耐干早能力强。具有浅的硬质地层、岩石层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会限制根系生长,不适合种植。种植地要求地表0.9-1米以下没有限制根系生长的限制层。 在易干早地区,土层深度小于0.9米很难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良好生长或保证植株存活。对土壊质地的要求较为宽泛,中等质地的土壊如壊土、 淤沙土和沙质壊土最好;粗沙等轻质土容易干早,除非具备濯溉条件,不适宣种植;粘土等重质土壊往往水分含量太高,不利于根系健康生长。土壤表层的石块在种植首着时可以清理出去或用石養入地下。种植地的地表必须较为平坦、排水良好。只有在排水能力好的土壤上首着才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持久利用。 排水性能差的地里种植首着持久性差,因为引发根腐病的病菌在湿;国的土壊中的密度很大,会导致首着植株不断死亡。根系对缺氧环境比较敏感,土壊达到最高田间持水量或被淹一定时间后首着便会死亡。一般每隔80米挖一条1米深的排水沟,确保积水及时排出。表层土下的土壤的排水能力,灰色及杂色土壤排水性差,棕色或红色的土壤排水性良好。
2. 用石次和肥料改良土壤
石灰和肥力调节: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施肥量是种植高产且利用年限长的地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根据土壤PH值、土壤肥力和种植历史制定施肥计划 。 翻耕种植的地
块要从耕作层取土样才能代表种床情况。土壤酸性是限制高产的重要因素, 因为会影响对养分的吸收。施用石灰可调节土壤酸度并提供钙或镁。适宜的pH值( 6.5- 7.0)不仅能增强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还能降低铝、 锰等有害元素的危害。 最好在播种前6-12个月施用石灰并翻耕,使其作用于耕作层。
播前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做底肥,1.5吨/亩;农家肥不足可施入实惠20kg/亩,或使用专用肥45-55/亩。
播前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做底肥, 1 5吨/亩; 农家肥不足可施入一定量的复合肥, 15-20kg/亩,或使用专用肥45-55kg/亩。
pH值4.5-5.0, 每亩施石灰150kg;p H值5.0-5.5,每亩施石灰120kg; pH值5.5-6.0,每亩施石灰80kg; pH值6.0-6.5,每亩施石灰50kg;种植前施用粪肥或化肥都可提高土壊肥力。磷的含量水平对幼苗的影响最大,在含磷低的土壊,施磷肥能促进根系的快速生长和幼苗成功建植。幼苗对押肥的需求量相对较低 , 但押肥对建植好的地的高产和再生非常重要。 应尽量避免种子和化肥的直接接角空 ,以免影响种子萌发。
当土壊N含量较低(低于15ppm)或土壊有机质含量低于1.5%时,可在种植时施加氮肥以增加产量。 当土壊氮含量高于15ppm且土壊环境适于根瘤固氣时(土壊pH6.2-7.5且土壊固氮菌丰富) ,用氮肥做基肥不仅不能增加产量,还会抑制根瘤菌生长,影响固氮。
3 .杂草控制
苗期杂草控制方案应该在播种前就制定好并开始实施。制定防控措施时要考虑到前茬作物使用的除草剂的残留效应 。 如前茬作物是玉米,种植时往往会遇到三嗪类除草剂的残留问题如果在播种前施用石灰,残留除草剂对的危害会加重。
防除杂草是春季种植很关键的环节,大量杂草的竞争以及干热的环境,如果没有杂草防治措施的话,建植很难成功。秋季种植苜蓿杂草相对较少。传统翻耕播种,种植前应该使用苗前除草剂防治杂草竞争,如果百着出苗后仍有杂草,需要施用苗后除草剂。
河南可选择秋季( 9月10号之前)播种百着,平整好土地后打一次封闭;苗期如杂草厉害,可选择苜豆净除草剂除草。
4 .苜蓿自毒性
土壤适合种植苜蓿且管理良好的地区 , 苜蓿可利用5年,有时甚至7到10年还能维持一定的产量。老苜蓿收获后最好不要马上接着播种苜蓿,因为苜蓿会产生有害化学物质危害新出的幼苗。 如果连续种植苜蓿或中间间隔时间太短的话,新种的苜蓿存活率较低,即便是存活并生长起来的植株,虽然表观上看起来没有问题,后期的产量也会持续性地減少。因为苜蓿具有自毒性,通过补播增加苜蓿密度很难成功,现存的植株会抑制它周围半径20cm范围内的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 , 也就是说,苜蓿密度达到每平方米8株的话,整个地块的幼苗都会收到抑制。研究表明,同一地块苜蓿轮作间隔时间一年就足够了。
5 .品种选择
选择苜蓿品种非常重要 , 因为这 会影响苜蓿整个生产周期的产量。在一个特定地区,可能很多苜蓿品种表现相似,很难做出明确的选择。究竟要选择什么品种,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不同地块的情况而定。种子价格往往是选择品种时主要考虑的因素。然而,长期利用选用较为便宜的旧品种比选用价格高一些的经改良的新品种成本更高。 新品种的改良特性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回报。 将种植成本分摊到每个生产年份的话 , 利用年限是品种选择考虑的首要因素。
选用优质种子很重要,应尽量选择纯度高和品质优越的种子 , 很多新品种在产量、抗病性、 抗虫性等方面比价格低的老品种表现更好,种植经济效益更高。 要根据种植地点和用途选择苜蓿品种 , 有些品种适宜生产干草,有些适宜放牧,还有些是割兼用 。
苜蓿有秋眠级的划分, 秋眠级为1-3的品种越冬性能好,适合在北部地区种植,秋眠级为8-9的品种冬季不休眠,只适合在冬季温暖的南部地区种植。
抗病性也是选择苜蓿品种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抗根腐病(如疫霉根腐病)的品种才能种在排水不良或偶尔被淹的地块,因为这些地块往往比排水良好的地块病害更为严重。
二、播种指导
1.适时播种
两个最适宜播种苜蓿的时间春季和秋季,但各地差异较大,最佳播种时间要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 气候冷凉地区一般采用春播,但是如果太早播种,冷凉湿洞的土壤会造成发芽率低、 真菌病害导致的死苗以及幼苗纤弱等问题。另一方面,春播太晚容易因高温干早、杂草竞争导致建植失败。
气候较温暖地区夏末播种较好,苜蓿幼苗可以在更加凉爽的环境中成长。 夏末秋初播种的好处在于,杂草竟争少,減少了春季的农忙时的工作量,土壤更加干燥而不易板结,枯萎病发病率降低。夏末秋初播种要注意两点, 一需要足够的水分 , 二要保证霜冻来临前有足够的积温。因此,最晩播种时间在致死霜冻之前6 周。这意味着北方地区多需要在8月前完成播种,而在南部和西南部部分地区可以晩至11月播种。
2.播种深度
苜蓿种子子叶小,供其发芽出苗的能量很少,因而合适的播种深度很重要, 一般播深1.5-2.0cm行距15-20cm。紧实的种床有助于播种深度适中以及种子充分接角空土壤, 这是播种成功的关键。种子要覆盖足够的土以便为发芽提供所需的水分,但不能播种太深导致幼苗顶不出土。
3.种子与土壤的接触
苜蓿种子至少要吸收和自身重量相当的水分才能启动萌发,水分一般从周边土壤进入到种子 。 种子与土壤的充分接触能确保种子快速获取水分。因土壊情况(土块多或太
疏松)导致种子和土壊无法紧密接角空的话,种子发芽时间往往较长且发芽不整齐。 播种后領压可增强种子与土壊的接角空。
4.播种量
播下的种子不到三分之一能出苗是正常的,幼苗一般经过一年后也留下一半。我国大部地区为1.5公斤/亩左右,但对于包衣种子播种量可加大到2.0公斤/亩。
三、播种方法
根据土壊耕作方式的不同,播种大概可以分为整地播种和免耕播种。
1 .整地播种
播种前需翻耕土地。 翻耕土壊的目的是松土、去除植被残留、将地表杂草种子理入
地下、使土壊与石灰或者肥料混匀混合,以及为以后的收获准备一个平坦的地表。翻耕有助于石灰和肥料作用于苜蓿根际土壊 , 利于苜蓿尽快出苗,利于苗前除草剂发挥作用減少杂草危害。准备好的苗床要足够平整, 以方便收割机及其它机械的每年多次的田间作业。最后一遍耙地后,可用镇压器或圆滚压地以保证地表紧实和平坦。成年人走在种床可以判断种床的硬度是否合适。 足够紧实的种床,成年人的脚印大约2.5公分深。种床太松软会导致播种太深,种床太紧实或者土颗粒过大,种子很难与土壊壤充分接触 ,不利于种子萌发。
2.开沟镇压播种
开沟镇压播种机有两套波状辊,排种盒在它们中间。第一套辊开出波浪似的小沟, 接着种盒排出种子,第二个辊滚压后土壊覆盖住种子,并压实种子周围的土壊。这种播种机容易控制播种深度并使土壤与种子充分接触 ,在翻耕过的土地上播种苜蓿多年来主 要使用这种播种机。
一、基地选择原则
1.选择地势高,土地较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有利草优质高产的土地。
2.基层组织班子团结,群众科技意识强,有发展机械化迫切要求的乡村。
3.适宜机械化作业,交通便利。不宜
择紧实、粘重盐碱、过湿和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土壤,含盐量要小于0.3%。
二、播前准备
1 .整地
以清洁地面(除草、灭茬)松士、肥上混合均匀、平整地面为主。墒情适宜在20% 左右,土壤墒情不好,应先浇一次透水再整地。同时要深施底肥,种植当年不宜多施押肥,可结合整地作底肥用,施肥量为225kg/hm2。在杂草多的土壤中播种时, 首先消灭杂草,然后深翻耕,再结合平地喷洒氟乐灵来处理杂草,边喷洒边混土5c m深, 7天后再播种。整地主要程序为:重耙灭茬,施肥→深耕翻→轻耙对角耙平地→镇压
2.种子品种选择和处理
选择抗早高产优良品种如美国苜蓿等 , 草木樨含量不应超过2% , 净度95%以上, 发芽率9 0%以上。
三、播种
1.播种时间的选择
苜蓿可在春、夏、秋播种,北京春季干旱少雨,适宜夏末秋初播种,此时播种出苗好、成本低易管理,秋播宜早。如有灌溉条件,春季地温稳定在5°C以上时也可播种, 但需防除杂草。夏播出苗快,应注意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
2.播种方法
为了便于除草施肥、灌溉, 一般采用条播,使用2BJ F-9型精播机或改装的谷物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可每公公顷施二按30kg做种肥。
(1)行距: 15-20cm。
(2)播种: 1.5-2.0kg每亩。
(3)播种深度: 0.5- 2cm,粘土地应稍浅,沙质土可略深。
(4)播后应及时镇压。
四、田间管理
1.杂草防除:
苜蓿在生长期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一年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这一时期应特别注意除草。
2.灌水与排水:
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一般返青时和每次收割后要浇水,但在幼苗期灌水太大或含泥沙太多对幼苗不利,苜蓿不耐淹,土壤中有积水必须及时排掉。
3.病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蚜虫、蚂、寄生菟丝子等。 一般采用药剂防治和提前收割防治虫害,但根本防治还是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关键词:
立即咨询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请留下您的电子邮件,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谢谢!
产品推荐
相关资讯